close

      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霧霾天氣範圍擴大,環境污染矛盾突出,大自然對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紅燈,倒逼各地向污染宣戰。日前,中辦、國辦聯合派出的督查組對16個省份督查調研發現,一年多來,各省區市認真落實中央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,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,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,加強生態立法推進制度建設,生態文明建設呈現出新的景象。
      淘汰+改造,出重拳防治大氣污染
      為揭掉多年籠罩在城市上空的霧霾“鍋蓋”,蘭州市近年來花大力氣開展大氣污染防治,淘汰各類燃煤鍋爐,改善的空氣質量給督查組成員留下深刻印象。
      像蘭州一樣,“無處可逃”的霧霾天氣正倒逼我國向污染宣戰,淘汰燃煤小鍋爐,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,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……一系列硬措施在全國各地鋪開,換來更多的藍天白雲。
      江西對燃煤小鍋爐堅決依法予以關停淘汰,今年以來已淘汰燃煤鍋爐760台,占全年任務的95%,實行減排預警、約談、限批等措施,全省統調火電機組全部建成脫硫設施,26台機組建成脫硝設施,占統調火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94%。
      新疆烏魯木齊在2012年拆除了全市所有大型燃煤鍋爐,全面使用天然氣供熱,當年實現減排二氧化硫3.5萬噸、煙塵1.7萬噸。克拉瑪依石化、獨山子石化等四大煉廠完成技術改造,提前全面供應國4標準車用柴油。
      河南省加大淘汰燃煤小鍋爐、推進燃煤電廠脫硫脫硝改造力度,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了國家下達河南“十二五”期間12個行業的落後產能淘汰任務。
      山西省從2012年開始連續3年強力推進省城太原環境綜合治理,已大見成效。今年前10個月,全省11個地級市環境空氣達標天數同比增加25天,PM2.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7.3%,氨氮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.3%。
      身處京津冀腹地的天津,“建立了三地環境監測、合作交流、聯合執法機制,共同做好APEC會議期間的環境保護工作。”天津市常務副市長崔津渡說。
      寧夏淘汰燃煤小鍋爐371台,完成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668萬千瓦,脫銷改造1605萬千瓦,除塵改造1154萬千瓦,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.3萬輛。今年前10個月,銀川市的空氣優良天數246天,同比增加15天。
      減排+節能,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實現變革
      沒有刺鼻的煤煙味,也沒有黑煤渣,走進山西省太原市嘉節燃氣熱電廠,若不是廠區里的供熱管道等設施,很難讓人想到這是一個熱電聯產項目。
      作為太原市南部地區的主力熱源點,這個清潔能源項目解決約1000萬平方米的集中供熱,替代城中村土小鍋爐3855台,全年可減少大量煙塵、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。
      為讓能源生產“綠化”,消費方式“節能”,各地採取切實有效措施,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。
      “生態綠色理念貫穿於聚集區產業項目建設全過程。”在定位為省域經濟增長點的雲南滇中產業新區,管委會副主任黃雲波說,該區對產業項目準入門檻實行環保“一票否決制”,以污染項目負面清單管理為手段,杜絕高能耗、高排放、高污染和科技含量低、生產附加值低、效率低的“三高三低”企業進入新區發展。
      一方面嚴禁“三高三低”項目、產業過剩行業項目發展,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清潔能源項目、鼓勵綠色消費,這已成為各省區市的共同選擇。
      新疆堅持“環保優先、生態立區”理念,前三季度爭取到13.7億元財政資金,用於支持226個重點節能項目、資源綜合利用、烏魯木齊市大氣污染治理等項目,截至9月底,全區新能源機組完成發電量262.2億千瓦時,增長47.3%,占總發電量的16.8%。
      在傳統能源大省山西,截至今年10月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累計達703.3萬千瓦;河南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,預計2014年全省節能環保產值超過2000億元;天津則在全市展開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等。
      保護+治理,呵護地球共同家園
      12月4日下午,頂著凜冽的寒風,第一督查組來到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安徽巢湖岸邊,考察巢湖水環境治理情況。近兩年來,當地已投入近100億元資金進行治理,使藍藻得到遏制,水質有所好轉。
      安徽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說,新修訂並於今年12月1日實施的《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》對巢湖流域污染物排放標準,要求比以往更為嚴格,污染防治措施更為細化,對水污染違法行為的處罰更加嚴厲和細緻。 海南省對生態紅線嚴防死守,儘管森林覆蓋率高達61.9%,但為保護和管理好森林資源,修訂《海南經濟特區林地管理條例》,劃定林地、森林、濕地、物種四條紅線,取消中部生態核心區4個市縣的GDP考核。雲南為加快生態保護和建設,建立了限制開發區域和生態脆弱的國家級貧困縣考核評價體系。
      內蒙古籌措資金,支持全區草原生態保護、林業生態建設等項目,努力構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;青海今年1月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,總面積由原先的15.23萬平方公里增加到39.5萬平方公里。
      一些地方還採取措施,有效解決環境保護與民生需求之間的矛盾。在海口,為維護好紅樹林生物物種多樣性,市政府籌集5500多萬元,對保護區內約2400畝養殖塘實施退塘還林,同時大力開發紅樹林旅游景區,引導和帶動保護區周邊群眾轉產致富。
      儘管保護成效顯著,但生態建設壓力依然很大。“希望當地政府從長計議部署,抓緊時間盡可能將生態建設任務向深度推進。”第七督查組組長齊驥在看到黃河沿岸的化工企業時這樣說。(參與記者:趙葉蘋、胡錦武、鄒大鵬、劉林、宗巍、侯文坤、龐書緯、徐海濤、李亞楠、晏國政、張亮、賈立君、白麗萍、於濤)  (原標題:各地向污染宣戰 努力建設“生態文明美好家園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fjbo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